黔江:以督促优 民生实事成效升级

日期:2025年04月21日 来源:重庆人大

从残疾人群体的精准帮扶到交通出行的全面改善,从校园设施的焕然一新到医疗卫生服务的提档升级,这些民生实事项目不仅改变了群众的生活条件,更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在黔江大地上的生动实践。2024年以来,黔江区人大常委会以监督为“钥匙”,推动民生实事票决项目落地生根。

托起残疾人幸福生活

阿亮(化名)和小情(化名)是“渝馨家园”的受益者。阿亮患有精神二级残疾,入驻家园后,他接受了康复训练和职业技能培训,如今每月收入稳定在3000元左右。小情通过家园的心理辅导和手工加工工作,每月收入达2800元,找回了对生活的信心。

2024年,黔江区残联通过深入调研、整合资源,建成了3家“渝馨家园”,分别位于正阳街道、阿蓬江镇和中塘镇。家园不仅提供党建活动、日间照料、社区康复等服务,还通过技能培训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。

从“渝馨家园”规划阶段的资源整合,到实施过程中的资金使用、工程质量,再到项目完成后的效果评估,区人大常委会全程把关,同时,还推动残联等部门落实残疾人就业创业政策,为他们创造更多机会。在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中,监督确保改造工作专业化、标准化,真正解决残疾人的生活难题。

乡镇居民出行更便捷

乡镇通三级公路建设,是黔江区打造“1小时黔江”的关键举措。2024年,区交通运输委将155公里乡镇通三级公路项目纳入全市“十四五”规划,提前两年实现全区乡镇通三级公路率达100%,惠及55万人口。

在项目推进中,区人大常委会通过实地视察、听取汇报、专题询问等方式,对项目规划、资金筹措、施工进度和质量把控等环节进行全面监督。同时关注项目建设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,推动相关部门协调矛盾纠纷,确保项目顺利推进。如今,新修建的三级公路如丝带般穿梭在黔江山水间,连接起一个个偏远乡村。“新公路通了后,孩子上学再没迟到过。”黎水镇中心小学学生家长王女士说。返乡青年小周也坦言:“冷链车能开到果园,早上摘的果子很快就送到超市了。”

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升级

2024年,黔江区通过建设2个区域医疗次中心,完成CT、DR、彩超等设备采购,改造部分基础设施,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,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。

区人大常委会在项目推进中,通过审议方案、实地考察、专题调研等方式,对项目规划、设备采购、基础设施改造和人员培训等环节进行全面监督。在规划阶段,确保项目科学性;在设备采购和基础设施改造中,监督资金使用和工程质量;在人员培训方面,关注培训效果和实用性。

如今,区域医疗次中心的建立让乡村居民在“家门口”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。“设备齐全后,诊断更准确,技术水平也有了很大提升,村民对我们的信任度更高了。”濯水镇卫生院的李医生说。

区人大常委会还推动相关部门优化服务流程,提高医疗服务便捷性和高效性。通过人大监督,基层就诊率从2023年的53.72%提升至60.5%,群众就医体验显著改善。

这些民生实事项目的实施,是黔江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写照。一系列探索实践表明,民主不仅是制度安排,更是改善民生、推动发展的实际力量。未来,黔江区人大常委会将继续发挥监督作用,为百姓幸福生活注入更多温暖与希望。 
 

通讯员|梁畅

编辑|朱苗

审核|常畅

相关区县:
扫一扫,分享到手机